物种概述与生态特性巨型鱿鱼(Dosidicus gigas),俗称“pota”,是秘鲁海域最重要的经济型头足类物种之一。它们栖息于高生产力的秘鲁海流(Humboldt Current System, SCH)中,扮演着中上层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捕食者角色。该物种具有高速生长、短生命周期(通常1年,个别可达2年)和一次性繁殖(semélparo)的特点,体长可达1.2米,体重65公斤。其生态适应性强,能进行纵向(垂直达1200米)和横向大范围迁移,但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尤其是温度波动和食物供应变化会直接影响其繁殖成功率与种群更新。
环境变化的影响环境因子,特别是厄尔尼诺(ENSO)现象,是影响巨型鱿鱼资源最关键的变量。ENSO事件会削弱上升流,减少营养盐供应,从而影响基础生产力与整个食物链。高温也直接干扰了巨型鱿鱼的胚胎发育与孵化,尤其是在25℃以上时,几乎所有大于30cm雌体的卵均无法正常孵化,严重阻碍新一代个体的生成。2023/2024 ENSO事件不仅打乱了海洋流动和营养结构,还显著降低了幼体生存率,导致2024年的资源补充严重不足,表现为体长偏小(以31 - 33 cm的中型个体为主),大体型个体几乎绝迹。
资源特征:体型、分布与成熟度1. 体型与分布:研究人员分析钓钩捕获样本发现,秘鲁沿岸巨型鱿鱼体长15 - 68厘米,常见长度33厘米,平均35.9厘米。分区域来看,北部海域464个样本呈单峰分布,常见体长33厘米;中部57个样本集中在31厘米;南部呈双峰分布,主峰50厘米,次峰25厘米,显示种群结构正经历由幼体向成熟个体的过渡阶段。(秘鲁沿岸整体鱿鱼大小结构)2. 成熟度:三大片区均存在大量未成熟幼体,南部幼体集中在25厘米左右,北部幼体覆盖全区间;成熟及产卵雌性在北、中、南部分别分布于26 - 53厘米、28 - 55厘米、29 - 68厘米体长区间。